Beplay为滚球而生_beplay官网体育_beplay滚球app

基本面上,公司已经形成了投资、建筑、环保等八大业务发展格局。目前正值年报窗口,近期年报业绩大增的二线蓝筹、中小盘股的整体表现不输大盘股和白马股。巴方订购的“萨伯-2000”首次亮相希腊、巴西和墨西哥使用的EMB-145/R-99预警机也是采用的PS-890“爱立眼”预警雷达,只不过载机平台变成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ERJ-145支线客机。从最新的年报业绩预告来看,公司表示,公司预计2017年1月份-12月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914.37万元至28488.68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0.00%至30.00%。

成绩查询校友会新高考改革智慧校园

教学教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

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英语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2009-11-30     来源: Beplay为滚球而生

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英语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为贯彻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落实《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指导我省普通高中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我省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的实施,现结合我省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实际,提出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英语学科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让教师明确新课程对高中英语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帮助学生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英语语言技能,夯实语言基础,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高中英语新课程强调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高中生在毕业时都具有基本的英语素养,能拥有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出高中英语新课程的基础性。

高中英语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环保意识和国际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跨文化交际意识、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体现出高中英语新课程的人文性。

高中英语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使学生不仅能根据个人兴趣、特长或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还能据此逐渐明确自身未来的职业倾向,从而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 体现出高中英语新课程的选择性和拓展性。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前提,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注重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中阶段的英语教育承载着培养公民外语素养的重要任务,既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要,为毕业升学、就业和未来发展做准备,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需求。为此,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二)课程目标结构图

高中英语课程目标结构如图所示:

课程目标结构

(三)课程重点

在英语新课程的总体目标设计中,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课程标准都明确规定了英语学科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与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相比较,高中阶段英语课程的重点有明显的差异和不同。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在听说读写的体验和实践中培养语感,奠定语言知识基础并获得初步的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高中阶段则要求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同时,通过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重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四)课程分级目标要求

在义务教育阶段五级(一至五)分级目标的基础上,高中英语新课程共提出四个级别(六至九)的分级目标要求。湖北省根据全省各地基础英语教育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将七级定为高中阶段必须达到的级别要求,即毕业要求,将八级定为高中阶段达到的较高级别要求,九级则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中生设计的目标。各个级别的要求均以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总体描述(六至九级课程目标详细内容参见《课标》第三部分)。

三、课程设置

(一)课程结构

高中英语属于“语言与文学”学习领域中的外语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高中英语新课程的课程设置分为必修与选修两大部分,选修又分为选修I系列与选修II系列,其中必修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模块1至模块5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有效的学习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选修课程的开设目的则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在个人兴趣和发展方面的需要,进而为学生今后的职业选择或升学深造提供机会和条件。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按水平分为六、七、八、九共4个等级,水平等级与年级没有相应的对应关系。课程结构见表一。

表一  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结构表

 

  必修课程(10学分

选修课程

系列Ⅰ

顺序选修课程

系列Ⅱ

任意选修课程

 

模块名称

周学时

学分

模块名称

周学时

学分

 

 

 

 

 

 

 

 

 

 

九级

 

 


八级

 

 


七级

 

六级

 

 

 

英语11

  4

 2

 

 

 

英语10

  4

 2

 

 

 

英语9

  4

 2

 

 

 

英语8

  4

 2

 

 

 

英语7

英语7

  4

 

 

 

英语6

  4

 2

英语5

  4

 2

 

 

 

英语4

  4

 2

 

 

 

英语3

  4

 2

 

 

 

英语2

  4

 2

 

 

 

英语1

  4

 2

 

 

 

注:义务教育阶段为一至五级

(二)模块与学分

模块1至模块5为必修课程,顺序开设,计为10个学分。学生在修习必修课程的同时或之后可以自主选修高中阶段的任意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中的系列Ⅰ是在必修课程模块1至模块5的基础上顺序开设的课程,共有6个模块(模块6至模块11),每个模块2个学分。依据《课标》,结合湖北省基础英语教育教学水平与现状,湖北省高中学生须完成模块1至模块5的学习,达到7级标准,即《课标》要求的英语学科毕业水平。学生完成模块6至模块8的学习,可达到八级目标要求。完成模块9至模块11的学习则可以达到九级目标要求。所有高中学校要保证开设模块6至模块8,并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模块9至模块11。

选修课程中的系列Ⅱ分为三类:语言知识与技能、语言应用和语言欣赏。系列Ⅱ中的选修课程不规定学生选修的门类和顺序。学校可依据各自的师资与课程资源条件选择开设1至2个模块,随着办学条件改善,争取开设更多的系列Ⅱ课程供学生选修。以下课程可供学校开设系列Ⅱ选修课程时参考:

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英语应用文写作、英语报刊阅读、初级英语语法、英语演讲与辩论、英汉初级笔译、英语口语教程等。

语言应用类——初级经贸英语、初级旅游英语、信息技术英语、科技英语、文秘英语、湖北旅游英语等。

欣赏类——英语文学欣赏、英语影视欣赏、英语歌曲欣赏、英语戏剧表演欣赏等。

(三)内容与标准

《课标》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各个级别的目标所描述的能力都需要通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才能形成。因此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和研究高中英语新课程目标中五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在教学中准确把握《课标》精神,贯彻《课标》理念,不断探索符合湖北省高中英语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新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帮助学生达到《课标》提出的要求。课程分级描述的详细内容标准参看《课标》第三部分。

1.语言技能

《课标》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是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和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语言学习的特性决定了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语言技能的培养离不开语言的实践活动,教师应通过创设语言环境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将来的真实语言交际打好基础。

2.语言知识

依据《课标》,高中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基础之上的语音、词汇、语法、功能项目和话题的拓展。除此之外还应包括高中阶段需要学习掌握的语篇语用知识、交际策略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还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语言知识的学习离不开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掌握语言知识,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3.情感态度

《课标》指出: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也包括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是否始终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积极的学习态度与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英语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应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注意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充分利用多种评价方式尤其是形成性评价方式,建立开放和宽松的评价氛围,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感的不良影响,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培养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拥有健康、阳光的心态,具有关爱生命、回馈社会、善待自然的品格,增强爱国主义意识,拓展国际视野。克服过去在应试教育影响下,过分关注学生智力发展而忽略学生情感体验的弊端。

4.学习策略

为提高英语学习或使用语言的效率,我们需要在学习或使用语言过程中采取各种方法和步骤,《课标》将这些方法与步骤定义为学习策略。具体地说英语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认知策略是指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调控策略是指计划、实施、评价和调整学习过程或学习结果的策略;交际策略是指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方式和策略;资源策略是指合理有效地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

英语学习策略对高中生十分重要,有了好的学习策略,才能有好的学习结果。由于高中生已接近成年,人际交往和社会体验的机会逐渐增加,因此应鼓励高中生充分利用多种渠道使用英语,在使用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自身的交际策略。同时高中生还应发展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资源策略,学会独立获取信息和资料,并能对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达到扩展知识,开阔视野,自觉规划自己人生的目的。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学习需要的学习策略,并能依据学习进展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5.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了解和学习他国文化的过程。《课标》要求的英语学习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而做到能够尊重他国文化,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高中新课程教材,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等。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大文化知识的教学内容与范围。实践证明,如果教师引导得力,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学习的兴趣会转化为语言学习的持久动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

教师应认识到全面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21世纪的人才应学会与来自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政治体制国家的人们相处,学会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里生存和发展。学生掌握了一门外语,就等于打开了一扇通往新的社会与文化的大门,可以比较深入地了解异国文化与社会,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学会理解他人,并在学会互相尊重的同时,寻求合作与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教师还应认识到中外文化对比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通过对比能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能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并能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能帮助学生在真实交际中回避禁忌、避免尴尬,能得体地表达自己并与国际友人沟通,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将来对外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建议

(一)教学原则

高中英语新课程的必修课是为每一位高中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共同基础课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高中英语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为迎接新课程的挑战,教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和标准,改变不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

1.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共同基础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必须为全体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高中英语课程的开设,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文化方面的素养,开发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始终关注将英语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贯穿于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

在英语课程学习中学生在智力、习惯、兴趣、性格、态度、学习方式和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在知识基础和能力发展水平上也参差不齐。教师要承认和尊重差异,真正实现面向全体,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2.尊重学生的选择意向,鼓励学习选修课程

高中新课程重要内容之一是给学生留有自主规划、自主选择的空间。高中英语选修课是为学有余力的高中学生达到更高水平而开设的课程,体现了新课程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上的需求存在差异,学习风格、学习策略不尽相同,因而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日益突显。选修课程的开设必须以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求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既要有新内容、新发展,又不能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学校应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的学习愿望以及学校条件,逐步开设和完善,并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不能把选修课程开设成应试的复习课或必修课的补习课,也不能简单照搬大学层面的选修课。为了帮助学生正确选择选修课程,教师要依据学校选修课制度,编写英语课程选课指南,并采取调查、问访、咨询、讲座、答疑等各种有效形式对学生进行认真的指导。教师应特别重视指导学生选好选修系列I模块。

系列Ⅱ选修课程可以由本校本学科教师担任教学任务,学校有责任实施完备的过程管理。如需外聘教师或校际间合作开设系列Ⅱ选修课,则应当在教材准备、教学计划制定、备课准备、作业批改、教学实施和考查评价等环节上把好关,提出明确要求,检查督促落实,以确保教学质量。

3.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它与学习动机、兴趣、意志品质以及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一样,对学生的学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会对他们认知发展、社会适应、道德形成、潜能开发、个性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促进、保障作用。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4.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学生应形成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不断调整学习策略。学生能否正确运用学习策略是提高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关键。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策略与方式,教师要研究初中英语教学特点,注重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帮助学生确立阶段性学习目标,鼓励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启发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方式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精心设计多种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适时修正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做到教学相长;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学习和探究,让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获得经验,相互交流,增强自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确立全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高中英语新课程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对教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适应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学习,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要符合新课程的需要。课堂教学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在注重引导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的同时,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获取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优化教育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分享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要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设计出不同的任务,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进步和提高。

为了实现新课程的目标,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过程,教师应依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活动设计、学习过程以及学生需求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6.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用英语的渠道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利于收集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构建真实的交际环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构学生认知图式,也有利于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利用听觉、视觉、触觉手段,如图片、声音、影像、动画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课堂教与学;要利用电脑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教师应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并合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英语教学资源,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二)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教学建议

《课标》明确指出:“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也要寓于语言技能和知识的教学中。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教学对学生打好英语学习的共同基础至关重要。现分别提出以下建议:

1.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但它们又都有其各自的功能、特点和发展规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各专项技能训练,也要重视综合技能训练,尽可能将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1)听力技能的教学。听力技能是指获取有声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理解主旨大意、重点的事实细节、隐含的意义、言语的交际功能、说话人的观点态度等。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听说、听读、听写等多种形式,不断刺激听的感官,提高学生的听觉灵敏程度。要特别注意培养获取事实性信息的能力,理解主旨大意的能力以及对说话的背景、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等做出简单推断的能力。

(2)口语技能的教学。口语技能是指引出话题、维持交谈、插话、转移话题、话轮转换、引起注意、澄清意思、请求澄清、表示倾听和理解、预示和结束谈话、利用语音语调表达意思等技巧和能力。教师应结合听、读的教学,选择与学生水平相当、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组织说的活动,提高学生说的流利性、连贯性、准确性和得体性,增强语感。

(3)阅读技能的教学。阅读技能是指获取信息、推断隐含意义的能力,理解主旨大意、事实细节,推理结论,猜测词义等方面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和语言水平的阅读材料,选材注意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具有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挑战性和时代性,培养阅读策略、语感以及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写作技能的教学。写作技能是指用英语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的能力,内容包括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态度,根据课文写摘要,根据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等。教师应结合范文指导学生篇章布局、规范文体、选用恰当语句,提高学生表述事实、观点、情感、想象的能力,养成规范的写作习惯。

2.语言知识

高中阶段的英语语言知识应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篇等内容。

(1)语音。语音教学应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强调语音、语调以及重音变化在实际口语交流中的运用,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高中语音教学的选材要真实、多样,手段要丰富,要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

(2)词汇。《课标》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对高中各级别(六至九级)英语词汇量的掌握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七级学会使用2400--2500个单词和300--4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八级学会使用3300--35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九级学会使用4500个左右的单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词汇量要求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高中英语的词汇教学应当处理好词汇量的扩充和常用词用法深化这二者的关系。词汇教学应注意:在特定生活情景和话题中,认知并巩固词汇;注重在真实语境中领悟词汇的深层意义;掌握特定词汇在特定句型中的习惯用法;在有意义的活动中,通过实际运用来巩固词汇;重视词汇在特定语篇中的具体用法。指导学生掌握词汇学习和记忆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个单词的学习都需要经过初步识记,反复操练,多次提取,不断校正等过程,才能长久记忆并真正掌握。

(3)语法。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要从“用”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语法意识。以探究的方式学习语法,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加以巩固。语法教学可以采用观察、发现、分析、归纳、对比、总结和运用等方式进行,避免单纯讲解传授的做法。要注意语法知识教学的适度循环、反复、巩固和加深,不宜“一次清”,避免过分强调系统性。

4.语篇。语篇教学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英语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语篇理解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准确理解语篇内涵、作者思想和把握篇章结构需要读者整合并运用自己大脑中储存的知识信息。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内容和阶段,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参与,学习并运用语言;让学生直接接触语言材料,使他们学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应采取各种教学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单边、双边、多边活动,积极思考,把语篇学习过程变成训练学生思维、培养个性和完善人格的过程。

(三)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途径。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必须围绕《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来进行教学的设计:

1.在模块框架内,以单元为单位,整体设计本单元课堂教学内容和活动。在每一单元教学的开始就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本单元内容在模块中的地位,明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分课时课堂教学活动的各项任务,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奠定心理基础,也为他们自主学习搭建平台。

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备、教、批、辅、导、评)上遵循以下原则:英语课堂教学要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和活动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每一堂课的教学,教师既要按学时备课,也要加强学期备课和学段备课,以适应模块整体性的特点。备课不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工作,应有学生的参与,师生一起完成,共同构建民主、和谐和公平的课堂教学环境;新型课堂倡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和学生与网络的互动、学生和家庭的互动以及学生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同时也倡导学生之间的连动,从而进行大量有成效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师生共同体验学习过程的同时,共享学习成就的快乐。

3.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策划与实施应着力于六个方面的转变:

(1)从教师对语言知识的演绎、提炼转变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体验、感悟;

(2)从教“应试英语”变为教“应用英语”;

(3)从满堂灌的传授转变为开放式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学习;

(4)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在不改变教材体系的前提下,合理取舍教材,开发课堂教学资源;

(5)从单一的听(课)中学、(阅)读中学转变为多渠道、多种方式的学习;

(6) 从过去只注重结果、忽略过程的教学评价转变为既重结果又重过程的多元化评价,不断探索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评价手段,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4.对不同学校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要求应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的变化和调整。发达地区学校的教师应用英语组织教学,利用多媒体平台或电子阅览室将网络资源引进课堂,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电脑和网络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自己的英语教学网站,开设网络课程,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加强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组织辩论赛、英语角和英语晚会等活动,尽量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机会。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学校的教师也应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充分利用黑板、挂图和录音机等教具以及书刊杂志等多种学习资源,让学生扎扎实实打好语言基础。对确因基础差,学习必修和选修模块有困难的班级或学生,教师应该依据课程的要求积极设立适合学生英语水平的校本课程,并对使用的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根据学生的水平做适当的删减、替换。同时,课堂教学应积极推进合作性学习,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获得进步。

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应具有以下特点:

(1)多数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以教师为主体;

(2)多数时间里,课堂教学不是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

(3)教师不是简单、直截了当地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

(4)学生不是机械地记忆知识,而是运用所学英语语言知识去做一些具体的事情;

(5)学生不是整齐划一地按教师的要求做同样的事情,而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目标。

五、评价建议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新课程倡导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思想、评价体系和评价制度,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教师也从中获得反馈信息,有利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一)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主要目的之一是要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其重点不在于评价教师的讲授水平,也不在于鉴定某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而应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和语言体验量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即要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在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感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方面。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评价,必须关注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动态性、自主性、多元性、体验性、合作性和生成性。

(二)学生学习评价

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教与学的活动有着巨大的导向作用。“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学生学习评价的目标。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它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在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以测试和非测试的方式以及个人与小组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取多种形式,如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平时测验等,以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试、自评与互评等多种形式,搜集和积累反映学习进步的数据和资料等,为学生建立学习档案,以实现评价方式的过程化;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以实现评价反馈的动态化。

2.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和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终结性评价必须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学段课程终结性评价可采用期末考试或结业考试等定量评价的方式,也可以采取项目报告、小论文、表演或演示等形式,力争科学、全面地考查学生在经过一段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考试应包括口试、听力考试和笔试等形式,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进行终结性评价时,要努力做到:评价要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评价要以课程目标及相应级别的教学目标为依据,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着重考查学生在经过一阶段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

测试之后,根据目标要求,仔细分析、认真总结、及时反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进步和不足,使他们进一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明确努力方向。在学期和学年总评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他们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除了给学生一定的学分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定性评价。定性评价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并用适当的方式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三)实行多种形式的评价活动

评价的形式有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多用A、B、C、D的等级进行评价。

1.学生自评:学生自评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策略、努力程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学生可以从课堂活动、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

2.同伴评价:同伴评价是在学习过程中,小组内及小组间成员对同伴作出的相互评价。同伴之间的评价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3.教师评价:教师参考学生的自评和小组评价,根据学生平时所参与的课堂活动、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效果等方面评价学生。教师除给予学生等级评价外,还可以适当加上激励性评语等,鼓励学生奋发向上。

4.家长评价:家长根据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完成作业情况等给予评价或写出评语。

(四)评价应体现必修课和选修课的不同特点

高中英语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为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能力服务。评价时,既要注意两者的相互联系,也要注意它们的不同特点。必修课的评价应立足于共同基础,而选修课的评价应根据选修课本身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评价,应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开放性和研究性的特点。要突破传统的和刻板的评价模式,根据选修课本身的特点和要求,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努力探索新的、生动活泼的和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如小论文、实验报告、观察记录、课堂表述、专题演讲、辩论、表演等形式进行,成绩记录方式也可以尝试多种方式和它们的组合,以此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新课程管理体系

高中英语新课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参与和支持。各地各校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不平衡,为了保证新课程健康、有效、顺畅地实施,建立由省、市、县(区)三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一线教师组成的高中英语新课程的管理、评估和督导组织,对各地各校新课程的实施进行定期或专题的调研、指导,规范新课程的各项工作,同时也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提供咨询、决策、指导的依据。

(二)成立新课程专家指导小组

湖北省成立“高中英语新课程研究指导小组”,各地市、县(区)教育局教研室、学校也应成立相应的指导小组,发挥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引领新课程实施,交流行之有效的经验与做法,研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寻找解决对策。

(三)加强新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使高中英语新课程正常、顺利、稳步地实施,教师要积极参加新课程理念通识培训、课程标准培训和英语教材培训的计划和安排,形成与英语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培训机制。培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做到理论与实践、学习与体验、提高与反思的有机结合,注重教师的参与、互动和发展。通过培训提高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现代课程意识的英语教师队伍。

学校从现有的合格教师队伍中选派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发展潜力、肯钻研、有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骨干教师,承担首轮英语新课程教学任务,并保持教学人员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以利于锻炼队伍,积累经验,发挥新课程教学的示范作用。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各地各校还应根据本地本校实际和需要,为教师参加教学观摩、学习研讨、参观交流和培训进修创造条件,为新课程顺利实施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七、教育教学研究及研究专题

为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实效,学校和教研部门必须围绕着英语新课程实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英语教育教学研究是保证新课程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

(一)建立校本教研机制

新课程实施给高中教育教学既带来新机遇新挑战,也带来新问题和新困惑,解决这些问题或困惑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因此大力加强校本教研工作,将教学研究重心下移到学校,是实施高中新课程的重要措施。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要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为支撑,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要注重经验的总结、规律的探索和理论的提升,从而保证新课程实施健康发展。

(二)开展教材和教法研究

英语课程结构的调整以及学科教学要求的变化,对任课教师在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以教法改革和学法指导为突破口,认真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和本学年的教学任务,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教研计划;认真钻研教科书,探索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课型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加强英语新教材、新教法的研究,遵循“学习、借鉴、继承、创新”的指导思想,摒弃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而又早已习惯了的教学方式,继承创新传统教学中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提倡自我反思与同伴互助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应始终贯穿在校本研究过程之中。英语教师应积极和其他学科教师加强协作和探究,教师间建立教学研究的共同体,着眼于本校实际,把教学行为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从教学过程中搜集第一手材料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和归纳,协力为构建学生共同基础而努力。

坚持和完善学科组或年级组集体备课制度,积极创造条件,整合各种资源为教学服务。以学校为单位,定期开展“说课、授课、评课”的教研活动。在开展公开课或观摩课的研讨过程中,可创新评课内容和方式,听课教师可承担不同的专题评价任务,如教学设计评价组、教学用语和教态评价、教学活动评价和课堂教学控制评价等。评课时采用专题陈述和评论、授课教师自评(反思)与他评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使授课教师个人和听课教师都能够在教学研究的学术氛围中平等交流,分享经验,不断改进教学策略。组成各种不同的课题组,针对教学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通过经常性的教研科研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自我完善的机会,逐步适应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表二 高中新课程英语学科研究专题

 

 

序 号

专 题 研 究 内 容

1

什么是模块?模块式课程设计有什么意义?

2

如何合理使用必修教材和顺序选修教材?

3

开设任意选修课有何意义?怎样开设好任意选修课?

4

怎样正确设置课堂教学目标?

5

如何提高英语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教学的效率?

6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

7

怎样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8

应该从哪些方面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

9

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10

怎样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11

如何开发教学资源、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

12

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13

如何进行教学评价?

14

如何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四)构建网络教研平台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省、市、区(县)和学校四级网络教研平台。各级教研部门应积极深入基层,深入教学一线,与课改教师一起探索新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有计划、有主题地开展一系列教学教研活动,如分片的专题研讨、示范课巡回展示和教师教学技能展评以及优秀教学课例和优秀教学设计评比等;主动争取高师院校专家的指导和支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教科研资源,形成系统的新课程研究体系,以教科研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共同发展的目的。

 

  • 微信公众号

联系电话:027-84842546 网址:www.gzlah.com 邮编:430050 地址:武汉市汉阳区拦江路150号

版权所有 武汉市第三中学 鄂ICP备05001006号 网站建设武汉网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