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精力转移理论
付安平
[摘要] 学生精力转移理论从生理、心理、教育和管理四个层面对学生教育进行研究。它从人性出发,以生理学原理为基础,以兴趣为教育实践切入口,遵循少儿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为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精力转移;理论
学校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学生内外部诸因素在不同系统、不同层面上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化的、统一的有机整体。要搞好学校教育,学生内外诸因素在各自系统和层面上必须协调有序运转。笔者通过二十余年的实践和研究认为,要搞好这种协调运转,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是两个重要方面。到目前止,人们在心理层面研究较多,在其他层面特别是在生理层面上,尽管“精力”“集中精力”两词经常散见于各种文章,但人们对精力及精力转移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更没形成科学体系,为此,笔者特提出——学生精力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从生理层面看,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对学生进行精力转移,将其在自然状态下分配不合理的精力(勤奋学生过多用于学习的精力,不勤奋学生过多用于玩耍、享受、追星的精力)向形成适应社会以及自身过幸福生活所要求的道德品质、学业成绩、健全人格以及社会性发展等诸方面转移。
一、基本概念
学生精力转移理论由精力、精力分配和精力转移三个要素构成。它是研究教育实践的理论,它从生理、心理、教育和管理四个层面,研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如何按照现代教育理论、社会生活经验、社会经济发展及学生个性发展要求,转移学生分配不合理的精力,促使学生将主要精力用于充分挖掘遗传潜能,形成适应社会以及自身过幸福生活所要求的良好行为习惯、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社会公认的道德品质、生存能力、劳动技能及社会性发展的一种应用教育理论。
对于“精力”一词中外有着不同的解释。在国外,弗洛伊德将所有与生命保存有关的本能都称为生本能,与生本能相联系的一切心理能量称为里比多。在弗洛伊德早期著作中,里比多等同于性本能的能量,但在其后期理论中,里比多概念的外延扩大,不仅包括性,还包括饥饿、渴等所有与生命延续有关的本能能量。容格在里比多上的看法与弗洛伊德有一定的分歧,容格认为应将里比多定义为普遍性的生命能量,它是精神(相当于人格)背后的推动力,它投放于各种生理活动和精神活动上,人格各部分的重要性程度取决于投放在它们之上的里比多能量的大小,[1]实际上容格的里比多就是人们常说的精力。在国内,《新编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皆对精力解释为精神和体力。精神和体力实际上是指心理状态和体能。笔者认为这种解释的遗憾之处是无法量化,和平时我们日常用语中的精力含意不完全相同。由此,笔者认为将精力定义为人的体能即生物能更贴切。精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力是指一个人用于满足一切生命活动的能量。它包括供给各器官合成自身物质及脑思维,肢体、内脏等器官运动的能量。狭义的精力是指一个人在一天中用于满足脑的思维和肢体运动的能量。一天中,人的精力是一定的、有限的。精力的日总量随机体的健康状况成正相关变动。一个人的精力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不一样,不同的个体精力总量不一样,不同的性别也不同。人在应激心理状态下释放激素,可调节人的生理状态,增加体能。通过体育锻炼、加强营养、劳动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也可以增加精力。根据精力的利用与否,可将精力分为有效精力和潜在精力两种。在一般情况下,满足机体细胞生成、组织细胞物质更新、器官的运动所需的精力(生理需求)以及满足玩、学习、工作等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精力均属有效精力。在心理影响下,发挥激素水平时,所体现出超出有效精力的那部分精力属于潜在精力。潜在精力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或通过心理活动影响生理活动而转化为有效精力。
精力分配是指在活动中,人体根据各器官执行任务所需能量的不同而把适量的精力分给各个器官。精力分配具有不均等性,精力分配可存在一个主分配中心和若干个大小不等的次分配中心。所谓的精力分配中心是指在活动中,人的精力集中使用点。如学习、工作或干什么事情。按照精力用量大小,可将精力分配中心分为主分配中心(最大的精力分配中心)和次分配中心。主分配中心一般只有一个,次分配中心根据自身生活和学习的需要可以有多个。精力的分配具有动态性,分配中心可由无到有,由小到大,也可由大到小,由有变无,并在动态过程中实现精力转移。人的精力分配受兴趣、需要、注意和态度的制约,精力的分配量随兴趣、需要、注意和态度的变化而相应变动。
精力转移就是在活动过程中,人对自身精力进行分配重组。是精力从一个分配中心移至另一个分配中心的过程。在自然状况下,由于受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学生的精力极易偏向于满足生理和低级心理需求上,满足人作为动物的自然属性。但是,人还具有社会属性。人要适应社会,就要满足社会对人的要求,因此,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发展和个性发展对人素质的要求是学生精力合理分配的标准。教育就是按照这个标准对学生进行精力转移,使其精力分配合乎社会意识形态和经济发展以及个性发展的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培养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自古至今,精力转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被动转移,如应试教育中的强迫教育,强迫学生被动进行精力转移。第二种是主动转移,如希望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等都是在心理层面,从不同侧面主动转移学生精力的典范。
二、精力分配规律
精力自主宣泄律 精力自主宣泄律是指每个个体在一天中,其精力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逐步释放,否则充足的精力就会给个体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使人精神不畅,影响个体生活质量。个体精力宣泄的途径有多种,学生选择时依其家庭环境、文化背景、个人特质的不同而不同。如:爱好运动者,用运动消耗精力;主动学习者,学习是用能大户;贪玩者,用玩泄能。当一个学生不热爱学习时,其排能的途径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学生正常的泄能途径有学习、体育锻炼、远足、下棋以及其他健康的娱乐活动等。但有些学生不是用积极的活动方式耗能而是用一些满足低级心理需要的方式排能,如:玩游戏机、聊天、吃吃喝喝、赌博、梳妆打扮、搞恶作剧甚至寻找刺激和进行一些非法活动。
精力自由分配律 精力自由分配律是指在自然状态下,学生的精力随其兴趣、爱好自由分配至各个精力分配中心。学生的精力日总量是一定的、有限的。在学校,课堂上学生的精力基本由教师控制。但课余,其时间和精力则由自己自由支配。在家里,学生完成作业后,其时间和精力也由学生自由支配。
精力集中分配律 精力集中分配律是指当学生的某个精力分配中心形成后,一旦被强化,它将吸引大量的精力,来满足该中心的需求并对其集中优先供应精力。当学生的学习活动被强化成为精力主分配中心时,学习就成为学生在校和在家的主要活动,学习成为精力的最大用户,且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它所吸引的精力越来越多。相反,当玩成为精力主分配中心时,玩将吸引学生大量的精力。
精力动态均衡律 精力动态均衡律是指学生在某时期,其精力分配要形成一个主分配中心和若干个次分配中心,且所有的分配中心在各个时期都要达到动态平衡。在某一时期,某一精力分配中心是主分配中心,但在另一时期,它可能降为次分配中心,其他次分配中心可能升为主分配中心。如,新生入校时,其精力主分配中心应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学习为次分配中心。随着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其学习分配中心的地位会逐步上升,且在一定时期与德育主分配中心持平,随后德育这个精力主分配中心就逐渐降为次分配中心,学习分配中心随之上升为主分配中心。
精力能量守恒律 精力能量守恒律是指人每天能使用的精力量是一定的,如果人的某些活动集中使用太多的精力,其他活动能使用的精力量就自然减少。当一个学生将其主要精力投放于学习时,其他活动的耗能就会减少。反之,若一个学生将其精力过多投入到玩耍上,其用于学习的精力就会减少,影响学业成绩。[2]
三、精力转移的特点
学生精力转移工作有其固有的特点:①精力转移的普遍性。学生由于受认识水平的限制,新生入校时,学习一般较被动,学习这个精力主分配中心尽管已初步形成,但它所能吸引的精力还不足以充分满足学习的需求,我们必须将其用于非学习上的精力再转移一部分到学习上来,使其精力分配达到最佳水平。②精力转移方法、途径的多样性。影响人精力分配的因素繁多,这就决定了精力转移方法、途径的多样性。在众多的方法中,只要利用其中一种或几种因素对学生进行精力转移,都能使学生进一步合理分配精力。③学生精力转移的全员性。学生精力转移工作不仅仅只是教师、班主任的工作,后勤服务、政教管理、校园环境、校风班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教育都可对学生进行精力转移。④精力转移的循序渐进性。学生的精力转移是循序渐进的,我们首先要找准精力转移的突破口,然后逐步进行,不可急躁,必须按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认识规律进行。
四、精力转移的功能
精力转移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提高学生素质。通过精力转移,学生精力合理分配后,可使形成的认知结构达最佳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②挖掘遗传潜能。每个学生都有遗传潜能,若学生精力分配不合理,其有些遗传潜能就不能适时变成现实能力。错过关键期后,这些遗传潜能就难以挖掘,因此,通过精力转移,学生能用足够的精力适时挖掘遗传潜能。③培养特长、发展个性。学生各有所长,通过精力转移可充分满足学生形成特长的能量,保证学生适时形成特长。④防差补差。贪玩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往往因为贪玩而贻误终生。后进生的形成首先是从贪玩开始,因贪玩,精力分配到玩这个中心太多,造成学习能量不足,使其学业成绩与合格学生比出现差异,并随时间的推移差距越来越大,最后从量变到质变,使他们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业成绩方面均出现显著差异而形成后进生。如果学生能及时进行精力转移,一开始就减小与合格学生间各心理品质的差异,甚至于消除差异,就不会产生后进生。⑤塑造健全人格。人格是人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人格支撑人的行为,它驱使人趋向或回避某种行为,寻找或躲开某些刺激。一个人格不健全的学生,其行为较难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甚至违背道德规范成为一个危害社会的人。青少年正处于个体社会化阶段,正是塑造健全人格的最佳时机,当学生将有限的精力进行合理分配后,就有足够的能量形成健全的人格。
五、精力转移模式
学生精力转移模式通过内部调节和辅以外部控制来调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从而保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健康成长。兴趣·成功·希望教育模式是教育学生的主导模式,观念·态度·行为·责任失范行为矫正模式是一个辅助模式,学生精力转移以前者为主,当某些学生不按教师的引导发展时,则按后者进行补救,促使学生回到正常学生的行列。兴趣·成功·希望教育模式从人性出发,以兴趣为切入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在满足学生兴趣的同时,给学生创造各种成功机会,并鼓励学生成功,用成功引导学生对各种教育活动产生兴趣和提升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教育响应力。当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利用教师的期待效应,不断给学生提出新的希望,同时用学生努力后的成功不断支持希望,鼓励和引导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学生苦学为乐学,最终实现精力合理分配和教育目标。在整个兴趣·成功·希望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学生精力转移起着加速或减速的作用,情感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兴趣、成功、希望的发展而发展,且操纵着兴趣、成功、希望的发展过程。观念·态度·行为·责任失范行为矫正模式是通过强化学生角色概念,提醒学生注意态度,迫使学生接受教育,从而改正失范行为,达到强化责任感,回归学生
角色的一种行为治疗模式。以上两种模式的相互配合,可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六、精力转移方法
促使学生精力转移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有堵、疏、引、导四种(如图3所示)。在转移学生精力过程中,这四种方法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并在点和面上密切配合全方位作用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能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迅速合理分配精力,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校按照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制定的教育目标。要运用好堵、疏、引、导四种方法,必须搞好目标干预、环境干预、角色干预和情绪干预等四大干预。目标干预以引为主,环境干预以堵为主,角色干预以导为主,情绪干预以疏为主,在各环节中以诚相待,以导相通,将学生引向目标,使学生的主要精力转移到学习上以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图3 堵、疏、引、导点面配合作用图
参考文献
[1][2] [美]B.R.赫根法著.现代人格心理学历史导引[M]. 文一、郑雪、关敦淳编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3]付安平.兴趣·成功·希望教育模式[J].教育探索,2006(3).15—16.
[有修改 原载付安平.学生精力转移理论探讨[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6下):31-33.]
联系电话:027-84842546 网址:www.gzlah.com 邮编:430050 地址:武汉市汉阳区拦江路150号
版权所有 武汉市第三中学 鄂ICP备05001006号 网站建设:武汉网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