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家庭教育的误区
付安平
家庭教育是人生启蒙教育的第一站,亦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将伴人一生。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受益终生,不当的家庭教育会削弱学校教育的改造力毁人一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改变,子女教育已在家庭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广大家长已逐渐开始重视家庭教育,但面对家庭教育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特点,家长又陷入“生子容易教子难”的困境,于是家教就开始违背科学规律,好心办坏事,使家庭教育闯入种种误区。
一、期望过高,拔苗助长
由于家长不正确的“龙虫观”,导致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普遍过高,于是拔苗助长就紧步其后,大量的超前教育不管学生是否能消化接受,一味地强灌,使学生叫苦不迭,结果是事与愿违两败俱伤,浪费钱财心理受损,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创伤。国家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龙,各行各业都需要优秀人才。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给定奋斗目标,充分挖掘学生的遗传潜能,为学生将来的成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重智轻德,扭屈人格
在家庭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成为家长的一种通病。家长重智育主要表现在一切行动围着学生分数转,在成绩方面对学生要求过高过严,如果学生达不到家长的要求轻则挨训,重则挨打受罚,若长期达不到要求,家长就一反常态彻底放弃对学生的教育,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种要么制造紧张气氛给学生施加精神压力,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厌学或逃学;要么让学生放心大胆地玩和混日子。这种不负责任的教育方法,使学生无所适从且逐步丧失自尊心扭屈人格。目前在家教中违背道德的教育屡见不鲜,如:培养自私、欣赏霸气、远离崇高、嘲讽诚信、放任非礼、允许出口成脏和膜拜金钱等现象较严重。这种扭屈的人格使青少年在市场经济社会生活中追求资产阶级没落的腐朽生活。低级的精神追求和欺诈的行为,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1]
三、践踏自尊,蚕蚀自信
学生是具有主体性和尊严的人,不是无思想无意识的机器。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做人的权利必须受到尊重,但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我国的父母们在尊重孩子方面做得很不够,严重蚕蚀学生的自信心。有些家长不尊重学生的人格,错误地认为“孩子是我养的任我打任我骂,理所当然,别人管不着。”如此的法盲家长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扫而光。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打二下骂二句没关系。”这种不懂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的科盲家长,在无意识中扼杀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另外很多家长只顾自己的兴趣不管学生的兴趣,为了圆自己的梦,把希望全部寄托到子女身上,不考虑学生的特质情况,强迫学生按家长的想法去参加多种学生不感兴趣的兴趣班,使学生心烦意乱。在孩子未来职业选择上,也有不少家长普遍不让孩子自己选择而是家长按自己的意愿安排孩子的未来,然后要求学生现在学什么什么,不准学和干什么什么,设置多种限制将学生捆绑起来,毫不顾及学生的愿望和兴趣,强迫学生学习和选择。如此这些不遵重科学规律的做法其后果是学生未适时按自身特质进行适当的教育活动,时间、精力、资金花费很多,但收获甚微,学生受累家长失望,家长满腔的热血换来的是悲伤和绝望,昔日倍受恩宠的宝贝变成如今的不孝逆子。
四、观念陈腐,轻视劳动
在现今社会,出现一个轻视劳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贵族群体并非神话。自理能力差是当代富裕起来家庭的子女的一大典型特征。家长这种只管学习成绩不管学生自理能力的作法是一种帮助学生和家长对立的主要原因。学生不知父母工作的艰辛,不懂生活的酸甜苦辣,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学习,一旦生活和学习上遇到一点点挫折,脆弱的心理难以负重,于是就会导致心理疾病。目前高等学府录取的新生中不少由于上大学前一直接受父母极其周到的生活服务而丧失了最起码的自理能力,有的刚迈进大学校门便坚决退学回家;有的衣被脏后放它几星期由父母到校或托人带回家清洗;更有甚者在休学期满接到校方复学通知时,因仍难以摆脱独立生活的心理压力而跳楼自杀。
五、不讲卫生,摧残身体
青少年不讲卫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讲营养卫生。合理营养是指人的膳食能够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和能量的需要。营养卫生是指人所进食物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和能量符合人体对营养物质和能量的需要以及进食时间、进食量、所进食品的质地等符合人体生理规律。人体生长发育和进行各种活动都需要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六大类。以上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食物。随着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出现,青少年在营养状况方面令人扰虑,学生的营养正常率为59%,营养不良或低体重学生达32.6%。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暴饮暴食、吃零食和偏食挑食;[2]二是不讲用眼卫生。眼是人接受信息刺激的主要器官,它在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应是重点保护对象。但由于人们为了在中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学生不得不超时用眼,以牺牲眼睛健康为代价来换取考试高分;三是不讲用脑卫生。紧张的学习生活是一种较为繁重的脑力劳动,学习时间过长会使大脑疲劳,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脑发育还不够完善,更要受到保护,更要讲究用脑卫生。目前初高中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连续高强度用脑时间过长,不仅课堂上紧张,有些同学在课间也不愿休息和活动,尤其是开夜车现象严重;四是不讲运动卫生。运动卫生是指人们按运动生理学规律进行运动锻炼。讲究运动卫生不但能增进健康还有益于心身。违背科学规律,不讲究运动卫生会损害人体健康。青少年每天体育训练时间不要超过3小时,但每天至少运动20分钟。[3]
六、误导消费,投资失当
过分满足孩子的需要是很多家长的通病。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子女,不管孩子的需要是否正确,全部有求必应,无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虚荣心。满足学生的低级生理和心理需求,促使学生对非正常需要的追求,将学生推入歧途。同时加重家长的物质、精神以及体力负担。满足学生的低级生理和心理需要主要表现在玩、吃零食、打扮等,花费大量的经费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目前学生高消费已成普遍现象。学生出门打的、吃饭下馆子、服饰比明星、潇洒比抽烟如此等等高消费误导学生的消费观念,助长学生的攀比心理、虚荣心和享乐心理,将学生的注意和精力引向歧途,甚至在高消费的温床上染上不良恶习走上犯罪道路。
七、野蛮教育,毁人前程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传统的“父为子纲”的影响,笃信“棍棒之下出孝子”信条的父母们,不了解学生,不了解教育知识仅凭家长自身经验,使用粗暴简单的方法进行野蛮教育,只会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自毁子女的前程。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巨变期,有很多生理和心理与成人不尽相同,特别是性发育,由于了解甚少,对学生的很多行为不理解,不理解就加以限制或扼杀,所以当学生遇到困惑或达不到家长的要求时,家长不是主动地去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战胜困难,而是过分地刺激或挖苦、讽刺打击学生,使学生雪上加霜,学生自觉亲人都不理解自己,就愈加困惑,遇事丧失信心,觉得前途渺茫。家长长期使用简单重复的言教,缺乏说服力,学生不但不信服,相反会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反其道而行之,削弱家庭教育的效率。父母的身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重于言教,身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身教可增加言教的说服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桑希君.家教的严重误区──不容忽视的违背道德教育[N].中国教育报, 1998.7.25.
[2]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自然室编.生物教师教学用书第三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5.
[3] 彭怀仁.健康新说:锻炼适度[N].中国教育报,1999.3.18.
[原载:付安平. 当代家庭教育的误区 [J] .新课程研究,2008(10下):74-75]
联系电话:027-84842546 网址:http://www.gzlah.com 邮编:430050 地址:武汉市汉阳区拦江路150号